守护这一抹蓝白色的传承 小伙的蜡染秀讲述着苗族的故事
守护这一抹蓝白色的传承 小伙的蜡染秀讲述着苗族的故事
前不久,在第15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非遗+旅游”展区重点展示了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及非遗扶贫成果,其中就包括被誉为“东方第一染”的苗族蜡染。来自贵州丹寨的设计师成昊,将这一少数民族技艺与现代服饰相结合,为非遗走进生活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2月,2020秋冬伦敦时装周推出首届“中国之夜”主题时装秀,来自贵州丹寨的苗族蜡染设计系列亮相。这是中国非遗服饰首次以专场形式亮相国际时装周。这些作品均出自宁航蜡染工作坊的设计师成昊之手。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当时我们带着三十五套,主题为锦绣中华的蜡染系列作品。它承载着我们苗族两千五百多年蜡染的手艺,那在传承的同时,有着经典的纹样的同时,也用一种新的蜡染方式描绘着我们祖国的一些山河,和我们一些文化寓意里面的一些内容、故事、人物等等这样的一个蜡染的主题服饰秀。
出生于哈尔滨的成昊,受家庭熏陶,从小向裁缝出身的母亲学习服装剪裁,17岁时跟随专业老师学习,26岁加入设计师郭培的工作室。2009年,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工作室。他的中国风系列作品曾多次发布于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等各大秀场。
2016年11月,成昊在北京观看了一个名为“千年窝妥”的非遗文化特展。这次展会让成昊萌生了做蜡染服饰设计的想法。随后他来到贵州丹寨,在这里,结识了宁航蜡染工作坊的创始人宁曼丽。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刚好第一站就来到这里。刚好这里就是当年我看的“千年窝妥”的这个展览的,这个发源地。到这里的时候,热泪盈眶,就觉得似曾相识,后来这边就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灵感。
宁曼丽是安徽人,11年前,原本就做纺织行业的她因为蜡染,扎根丹寨。她成立工作坊,带领当地几十位苗族妇女走出大山,致力于蜡染技艺的挖掘、传承与开发。 对于蜡染共同的兴趣,让成昊和宁曼丽一见如故。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那最早我们接触蜡染呢,我们可以说是我想用蜡染的这个技艺做一场秀,发布给大家就好了。到后来慢慢的你会发现,苗族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那必须你长时间地跟他们生活交流。
今年年初,成昊决定常驻丹寨,加入宁曼丽的工作坊,专心从事苗族蜡染服饰的设计。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在接触蜡染之前,我就一直说自己是用中国文化讲故事的小裁缝,那接触到蜡染之后,就慢慢地把自己的定位改了,我说我是用蜡染做衣服的小裁缝,蜡染让我的设计更有了灵魂。
贵州丹寨蜡染工坊创始人 宁曼丽:苗族蜡染它表达的是苗族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的很多的图案里面都有他们的符号,都有他们的图腾,有他们五千年迁徙的历史的印迹,所以苗族它虽然没有文字,它是把它的文化,把它的历史穿在身上,绣在身上,画在身上,刻在身上,写在身上。
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古老的手工技艺通过手口相授,世代相传。为了更好地了解蜡染,成昊常常深入苗寨生活,寻找创作设计灵感。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其实更多的是我要融入他们,去用他们的心态去感受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只是在都市中看着灰色的墙,可能我们就没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
排倒村是有名的蜡染艺术之乡。和许多苗寨一样,这里地处边远,科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古老的蜡染技艺也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照苗族习俗,所有的女人从七八岁起,就要跟随母亲学习蜡染技艺,等到出嫁时,每人手里都有几套像样的服饰。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苗家的人不像汉族一样,汉族结婚穿只是去买去租那些婚纱,我们苗族人就一长大自己绣花,画蜡染,拼起来才做一件衣服,是嫁衣自己穿,结婚的那种。
苗族没有文字,苗族的女人便用手中的蜡刀,描绘她们眼中的世界。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蜡染中间有很多图案是写实的,比如说花、鸟、鱼,那也有她们发挥着自己想象力的图案,蜡染不只是一个蓝底白花的图案,它每一个图案背后都有苗家人背后的丰富的故事跟文化底蕴。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这是我们那个窝妥纹。
成昊:你看它这样的圈圈,要拔掉那个毛毛才看到。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传说一个姑娘生病了,就拿那个草药挤出来汁液喝,变成那个药水,喝了病就好了。苗家人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它,所以画在衣服上来穿,现在那个窝妥纹也是由很久以前那个故事演变出来的。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窝妥纹是苗族蜡染中最经典的纹样,它在我们这个贵州的丹寨排倒莫一带的白领苗的盛装上传承几千年,永远在这里,两个肩上,还有它的后背,那在苗语中呢,窝者,衣也,妥者,蜡染也。窝妥就是一件蜡染的衣服。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你们来看这个很大很大一棵树。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枫香树,多少岁了。200年了,它200岁了。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蝴蝶妈妈就是从枫香树里出来的,所以就蝴蝶妈妈也是我们苗家的祖先吧。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整个寨子有一棵神树就是它,是吗?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对对对,是它,不能砍,它还保护着我们村子。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蝴蝶妈妈生了12个蛋,最后一个蛋是姜央,姜央才是我们人类,所以我们就叫蝴蝶妈妈就是我们苗家的祖先。
苗族劝酒歌声中,大家举杯,成昊喝下苗族阿妈献上的米酒。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好感动啊!我真的,就是没法用语言能形容,他们那种对客人的真诚,那种质朴。
2019年底,宁航蜡染接到伦敦时装周的邀请。借助T台上的一件件蓝白服饰,成昊希望把蜡染蕴藏的民族历史记忆和在苗族人生活中感受到的那份温厚人情,传递给更多人。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蜡染,纯天然的染料,那我们是一点化学染料不要有的,纯手工绘画,当然这些在现代的机械化社会里呢,它们是很复杂,很耗时。那比如说我们现在用机器去印的话,我们可以打出一个模子无限复制,但你会发现它的鸟都是一样的,没有情绪的。那我们这里画娘纯手工画的,每一个鸟都像在天上飞,每一个鱼都像在水里游,每一朵花你就感觉到它下一个花瓣马上要迸开的这种效果,这个是蜡染的最灵魂的东西。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我把蜡染跟礼服结合到一起,把蜡染跟旗袍结合到一起。蜡染它不只是一门技术,它是一种人的精神与情怀。那我就想把他们这种精神和情怀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做到我的衣服里。
千百年来,蜡染作为传统的印花技艺与中国人的生活审美融为一体,不同的纹样诉说着不同的文化“密码”。设计师成昊和他的画娘、染娘们说,希望用一生的时间守护好丹寨苗族蜡染技艺,讲好属于他们的民族故事。
守护这一抹蓝白色的传承 小伙的蜡染秀讲述着苗族的故事
时间:2020-11-28 17:22:2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珍力
守护这一抹蓝白色的传承 小伙的蜡染秀讲述着苗族的故事
前不久,在第15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非遗+旅游”展区重点展示了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及非遗扶贫成果,其中就包括被誉为“东方第一染”的苗族蜡染。来自贵州丹寨的设计师成昊,将这一少数民族技艺与现代服饰相结合,为非遗走进生活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2月,2020秋冬伦敦时装周推出首届“中国之夜”主题时装秀,来自贵州丹寨的苗族蜡染设计系列亮相。这是中国非遗服饰首次以专场形式亮相国际时装周。这些作品均出自宁航蜡染工作坊的设计师成昊之手。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当时我们带着三十五套,主题为锦绣中华的蜡染系列作品。它承载着我们苗族两千五百多年蜡染的手艺,那在传承的同时,有着经典的纹样的同时,也用一种新的蜡染方式描绘着我们祖国的一些山河,和我们一些文化寓意里面的一些内容、故事、人物等等这样的一个蜡染的主题服饰秀。
出生于哈尔滨的成昊,受家庭熏陶,从小向裁缝出身的母亲学习服装剪裁,17岁时跟随专业老师学习,26岁加入设计师郭培的工作室。2009年,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工作室。他的中国风系列作品曾多次发布于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等各大秀场。
2016年11月,成昊在北京观看了一个名为“千年窝妥”的非遗文化特展。这次展会让成昊萌生了做蜡染服饰设计的想法。随后他来到贵州丹寨,在这里,结识了宁航蜡染工作坊的创始人宁曼丽。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刚好第一站就来到这里。刚好这里就是当年我看的“千年窝妥”的这个展览的,这个发源地。到这里的时候,热泪盈眶,就觉得似曾相识,后来这边就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灵感。
宁曼丽是安徽人,11年前,原本就做纺织行业的她因为蜡染,扎根丹寨。她成立工作坊,带领当地几十位苗族妇女走出大山,致力于蜡染技艺的挖掘、传承与开发。 对于蜡染共同的兴趣,让成昊和宁曼丽一见如故。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那最早我们接触蜡染呢,我们可以说是我想用蜡染的这个技艺做一场秀,发布给大家就好了。到后来慢慢的你会发现,苗族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那必须你长时间地跟他们生活交流。
今年年初,成昊决定常驻丹寨,加入宁曼丽的工作坊,专心从事苗族蜡染服饰的设计。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在接触蜡染之前,我就一直说自己是用中国文化讲故事的小裁缝,那接触到蜡染之后,就慢慢地把自己的定位改了,我说我是用蜡染做衣服的小裁缝,蜡染让我的设计更有了灵魂。
贵州丹寨蜡染工坊创始人 宁曼丽:苗族蜡染它表达的是苗族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的很多的图案里面都有他们的符号,都有他们的图腾,有他们五千年迁徙的历史的印迹,所以苗族它虽然没有文字,它是把它的文化,把它的历史穿在身上,绣在身上,画在身上,刻在身上,写在身上。
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古老的手工技艺通过手口相授,世代相传。为了更好地了解蜡染,成昊常常深入苗寨生活,寻找创作设计灵感。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其实更多的是我要融入他们,去用他们的心态去感受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只是在都市中看着灰色的墙,可能我们就没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
排倒村是有名的蜡染艺术之乡。和许多苗寨一样,这里地处边远,科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古老的蜡染技艺也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照苗族习俗,所有的女人从七八岁起,就要跟随母亲学习蜡染技艺,等到出嫁时,每人手里都有几套像样的服饰。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苗家的人不像汉族一样,汉族结婚穿只是去买去租那些婚纱,我们苗族人就一长大自己绣花,画蜡染,拼起来才做一件衣服,是嫁衣自己穿,结婚的那种。
苗族没有文字,苗族的女人便用手中的蜡刀,描绘她们眼中的世界。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蜡染中间有很多图案是写实的,比如说花、鸟、鱼,那也有她们发挥着自己想象力的图案,蜡染不只是一个蓝底白花的图案,它每一个图案背后都有苗家人背后的丰富的故事跟文化底蕴。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这是我们那个窝妥纹。
成昊:你看它这样的圈圈,要拔掉那个毛毛才看到。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传说一个姑娘生病了,就拿那个草药挤出来汁液喝,变成那个药水,喝了病就好了。苗家人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它,所以画在衣服上来穿,现在那个窝妥纹也是由很久以前那个故事演变出来的。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窝妥纹是苗族蜡染中最经典的纹样,它在我们这个贵州的丹寨排倒莫一带的白领苗的盛装上传承几千年,永远在这里,两个肩上,还有它的后背,那在苗语中呢,窝者,衣也,妥者,蜡染也。窝妥就是一件蜡染的衣服。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你们来看这个很大很大一棵树。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枫香树,多少岁了。200年了,它200岁了。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蝴蝶妈妈就是从枫香树里出来的,所以就蝴蝶妈妈也是我们苗家的祖先吧。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整个寨子有一棵神树就是它,是吗?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对对对,是它,不能砍,它还保护着我们村子。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 杨乃金:蝴蝶妈妈生了12个蛋,最后一个蛋是姜央,姜央才是我们人类,所以我们就叫蝴蝶妈妈就是我们苗家的祖先。
苗族劝酒歌声中,大家举杯,成昊喝下苗族阿妈献上的米酒。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好感动啊!我真的,就是没法用语言能形容,他们那种对客人的真诚,那种质朴。
2019年底,宁航蜡染接到伦敦时装周的邀请。借助T台上的一件件蓝白服饰,成昊希望把蜡染蕴藏的民族历史记忆和在苗族人生活中感受到的那份温厚人情,传递给更多人。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蜡染,纯天然的染料,那我们是一点化学染料不要有的,纯手工绘画,当然这些在现代的机械化社会里呢,它们是很复杂,很耗时。那比如说我们现在用机器去印的话,我们可以打出一个模子无限复制,但你会发现它的鸟都是一样的,没有情绪的。那我们这里画娘纯手工画的,每一个鸟都像在天上飞,每一个鱼都像在水里游,每一朵花你就感觉到它下一个花瓣马上要迸开的这种效果,这个是蜡染的最灵魂的东西。
苗族蜡染设计师 成昊:我把蜡染跟礼服结合到一起,把蜡染跟旗袍结合到一起。蜡染它不只是一门技术,它是一种人的精神与情怀。那我就想把他们这种精神和情怀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做到我的衣服里。
千百年来,蜡染作为传统的印花技艺与中国人的生活审美融为一体,不同的纹样诉说着不同的文化“密码”。设计师成昊和他的画娘、染娘们说,希望用一生的时间守护好丹寨苗族蜡染技艺,讲好属于他们的民族故事。
责任编辑:王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