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内蒙古发掘1500多年前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

时间:2020-10-29 13:01:06来源:百象文艺网作者:王珍力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进行测量。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8日电(记者殷耀、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近日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这一遗址在呼和浩特市区北面的大青山蜈蚣坝顶上,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这处遗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发现,但一直未被发掘。自2019年开始,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已初步明确遗址形制和结构,并对其性质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部发现一座皇帝祭天的圆形房屋遗址,房址内径约15.5米,外径约32.5米,东南部留有宽约1米的门道,房内出土少量祭祀用的陶罐。在圆形房屋外围有内外两道放羊、马等祭品的环壕,从中出土少量马和羊的肢骨等。圆形房屋外边还发现内外两个垓,即皇帝祭天时文武官员陪祭站立的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说,虽然史书上与北魏皇家祭天相关的记载很多,但在此次发掘之前没有发现过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据了解,此处皇家祭祀遗址在形制上结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礼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祭祀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为研究我国古代皇家祭天发展史、北魏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行幸阴山,观云川”,即来到阴山祭天。张文平说,初步判断,孝文帝“观云川”就在这个地方。根据对出土文物的年代鉴定,初步推断这一遗址使用时间大体在公元430年至490年之间。

北魏(386年—534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黄河流域的封建王朝。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视点    
0

内蒙古发掘1500多年前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

时间:2020-10-29 13:01:06

来源:百象文艺网

作者:王珍力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进行测量。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8日电(记者殷耀、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近日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这一遗址在呼和浩特市区北面的大青山蜈蚣坝顶上,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这处遗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发现,但一直未被发掘。自2019年开始,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已初步明确遗址形制和结构,并对其性质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部发现一座皇帝祭天的圆形房屋遗址,房址内径约15.5米,外径约32.5米,东南部留有宽约1米的门道,房内出土少量祭祀用的陶罐。在圆形房屋外围有内外两道放羊、马等祭品的环壕,从中出土少量马和羊的肢骨等。圆形房屋外边还发现内外两个垓,即皇帝祭天时文武官员陪祭站立的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说,虽然史书上与北魏皇家祭天相关的记载很多,但在此次发掘之前没有发现过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据了解,此处皇家祭祀遗址在形制上结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礼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祭祀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为研究我国古代皇家祭天发展史、北魏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行幸阴山,观云川”,即来到阴山祭天。张文平说,初步判断,孝文帝“观云川”就在这个地方。根据对出土文物的年代鉴定,初步推断这一遗址使用时间大体在公元430年至490年之间。

北魏(386年—534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黄河流域的封建王朝。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