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毛南族傩面:精雕细刻的民族非遗

时间:2022-05-15 17:41:51来源:新华网作者:陆波岸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展示自己雕刻的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70岁的毛南族老人谭建新坐在傩面堆里,制作毛南族傩面,传承祖辈的非遗文化。

毛南族傩文化历史悠久,傩面是毛南族傩舞、傩戏等民族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具。制作毛南族傩面,雕刻者要在毛南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用优质木料,分文、武、善、凶多种面相精心雕刻完成。

谭建新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和一代又一代毛南族艺人将这门技艺薪火相传。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制作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研究毛南族傩面雕刻技艺(5月11日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制作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制作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70岁的毛南族老人谭建新坐在傩面堆里,制作毛南族傩面,传承祖辈的非遗文化。

毛南族傩文化历史悠久,傩面是毛南族傩舞、傩戏等民族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具。制作毛南族傩面,雕刻者要在毛南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用优质木料,分文、武、善、凶多种面相精心雕刻完成。

谭建新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和一代又一代毛南族艺人将这门技艺薪火相传。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非遗    
0

毛南族傩面:精雕细刻的民族非遗

时间:2022-05-15 17:41:51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陆波岸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展示自己雕刻的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70岁的毛南族老人谭建新坐在傩面堆里,制作毛南族傩面,传承祖辈的非遗文化。

毛南族傩文化历史悠久,傩面是毛南族傩舞、傩戏等民族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具。制作毛南族傩面,雕刻者要在毛南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用优质木料,分文、武、善、凶多种面相精心雕刻完成。

谭建新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和一代又一代毛南族艺人将这门技艺薪火相传。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制作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研究毛南族傩面雕刻技艺(5月11日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制作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谭建新制作毛南族傩面(5月11日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70岁的毛南族老人谭建新坐在傩面堆里,制作毛南族傩面,传承祖辈的非遗文化。

毛南族傩文化历史悠久,傩面是毛南族傩舞、傩戏等民族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道具。制作毛南族傩面,雕刻者要在毛南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用优质木料,分文、武、善、凶多种面相精心雕刻完成。

谭建新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和一代又一代毛南族艺人将这门技艺薪火相传。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