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入世”写自然 散文集《大湖消息》中的生命与人间

时间:2022-03-09 08:38:15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高凯

  散文集《大湖消息》 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高凯)二十年百余次去往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的见闻与思考,历数候鸟、鱼类、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遭际,细致呈现洞庭湖区人与物的复杂纠葛,知名作家沈念新作,散文集《大湖消息》日前出版并受到关注。


沈念出生成长在洞庭湖畔,水原本就成为了其生命中的精神元素。在《大湖消息》中,沈念叙说了麋鹿、候鸟、江豚的跃动与飞翔,也写了欧美黑杨及各类植物的丰茂与衰微,特别是记叙人和这片土地的命运交集,各种不同的命运故事,折射出活着之上的喜怒哀悲,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曲折与前行,展示出时代变迁中生态、人世间的渐变和嬗变。

“作者溢出所谓时代话题的限定,不仅仅是写大湖边上的生态状貌,更多的是写出一种生命感。”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湖南省作协联合主办的沈念散文新作《大湖消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施战军当日指出,《大湖消息》给当下的生态文学带来某种新形态,是一种自然元素、文化元素、社会现实元素的融通。

据了解,《大湖消息》2021年12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2022年第一期刊发作品节选,部分作品在《天涯》《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予以转载。书出版后,陆续入选了2022年一月华文好书榜、探照灯好书人气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新书榜、《封面新闻·二月封面书单》、文学报三月好书榜,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家阎连科将《大湖消息》与《瓦尔登湖》、《普罗旺斯的一年》等作品相比较,他认为,《大湖消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非常大的人类变迁的烟火气在其中。那几部书基本都充满着思考,但人类的烟火气相对少很多。”与此同时,他指出,《大湖消息》在人世间的烟火气中恰恰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人的理解、对自然性的理解。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当日同样提及国外的自然文学,“我们谈到《瓦尔登湖》《沙郡年记》《星,血,火》三大自然随笔,可以跟《大湖消息》作为比较文学来看,它们呈现的自然是不太一样的,这三部自然文学相对来说是出世的,有一点与世隔绝,这个‘我’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小我,其它大的是自然的,‘我’和自然构成一种对话。但是《大湖消息》不是与世隔绝的,是一种入世的写作。”

何向阳指出,“《大湖消息》除了‘我’之外还是有人的,这些人是什么人,包括养鹿人、毒鸟人,可以说这个人群也是分了不同种类,有毒鸟的人,也有养鹿的人,有对自然构成正向关系的人,还有逆向关系的人。但作者对这些人的态度不是单一的,比如并非单纯批判那些毒鸟人。他反而是非常体贴的,非常慈悲的,看到他们的苦痛,作者是一个体察者。如果说传统自然文学当中‘我’是拯救者的形象,那么在《大湖消息》中则是一种共生的状态,这些人的不同种类、不同的善恶、不同的构成,其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中国特色的自然文学。”

作家徐则臣认为《大湖消息》是沈念与洞庭湖之间的“归去来”,“《大湖消息》里面有很多悲悯的东西,有很多体贴的东西,这个体贴、悲悯不是无原则的认同,而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对整个生态、对整个洞庭湖的历史,对这个地方的发展基础上,在整体意义上,对局部的、对个体人的体贴和悲悯。”

“我们每个人都想写宇宙,但是我们写不了,如果你真写,可能反而变得什么都不是。如果先在一个小切口作为样本,把它研究透以后会发现,这个小的样本就是整个世界。我认为沈念抓到非常好的一个点,跟大湖之间建立写作者跟他的文学根据地之间的关系。”徐则臣说。

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岳雯认为,《大湖消息》勾勒的是一幅人间生机图,“在茫茫的人间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人也好,动物也好,植物也好,他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的生机可能是突然之间遇到自己不可抗的命运,生命能量有时候可能突然之间降临,也有可能突然之间被剥夺。无论命运如何发生,沈念在每一篇的后面都给了一定的亮色,面对命运,包括植物、动物、人在内的这些生命如何在自然中重新抚慰修复自己,重新获得新的生命,这是自然循环的过程,这种种可能不仅是大湖消息,这也是人间的消息。”

沈念当日表示,“《大湖消息》出版后,有人问,这本书写了多久?从实际时间上说,三年前动了写洞庭湖湿地的念头后,中间耽搁了一段,多数篇章是到2021年上半年的时间里写完的,但从另一个层面说,是我二十多年真正有主体意识地在洞庭湖行走的体验的积累,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写了二十多年。”

“我在走访中,认识了不同季节和状态下的湖,也观察了解了湖区人的生活境遇、环境生态,延展了我对人的理解,对湖的理解、对生态的理解,也是在人身上看到比湖更广阔的时空、性灵,看到与湖有关的社会、文化、地理、经济现状与镜像。我和生活在湖区的人一样,都是从广袤的水流之中获取力量。我写那里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也写那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其实是在写一个有情有义、有悲有喜的人世间,是写下我对生活与自然的领悟,也是写下我所经历并拥有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沈念说。(完)


责任编辑王珍力
标签散文    
0

“入世”写自然 散文集《大湖消息》中的生命与人间

时间:2022-03-09 08:38: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凯

  散文集《大湖消息》 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高凯)二十年百余次去往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的见闻与思考,历数候鸟、鱼类、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遭际,细致呈现洞庭湖区人与物的复杂纠葛,知名作家沈念新作,散文集《大湖消息》日前出版并受到关注。


沈念出生成长在洞庭湖畔,水原本就成为了其生命中的精神元素。在《大湖消息》中,沈念叙说了麋鹿、候鸟、江豚的跃动与飞翔,也写了欧美黑杨及各类植物的丰茂与衰微,特别是记叙人和这片土地的命运交集,各种不同的命运故事,折射出活着之上的喜怒哀悲,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曲折与前行,展示出时代变迁中生态、人世间的渐变和嬗变。

“作者溢出所谓时代话题的限定,不仅仅是写大湖边上的生态状貌,更多的是写出一种生命感。”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湖南省作协联合主办的沈念散文新作《大湖消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施战军当日指出,《大湖消息》给当下的生态文学带来某种新形态,是一种自然元素、文化元素、社会现实元素的融通。

据了解,《大湖消息》2021年12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2022年第一期刊发作品节选,部分作品在《天涯》《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予以转载。书出版后,陆续入选了2022年一月华文好书榜、探照灯好书人气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新书榜、《封面新闻·二月封面书单》、文学报三月好书榜,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家阎连科将《大湖消息》与《瓦尔登湖》、《普罗旺斯的一年》等作品相比较,他认为,《大湖消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非常大的人类变迁的烟火气在其中。那几部书基本都充满着思考,但人类的烟火气相对少很多。”与此同时,他指出,《大湖消息》在人世间的烟火气中恰恰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人的理解、对自然性的理解。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当日同样提及国外的自然文学,“我们谈到《瓦尔登湖》《沙郡年记》《星,血,火》三大自然随笔,可以跟《大湖消息》作为比较文学来看,它们呈现的自然是不太一样的,这三部自然文学相对来说是出世的,有一点与世隔绝,这个‘我’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小我,其它大的是自然的,‘我’和自然构成一种对话。但是《大湖消息》不是与世隔绝的,是一种入世的写作。”

何向阳指出,“《大湖消息》除了‘我’之外还是有人的,这些人是什么人,包括养鹿人、毒鸟人,可以说这个人群也是分了不同种类,有毒鸟的人,也有养鹿的人,有对自然构成正向关系的人,还有逆向关系的人。但作者对这些人的态度不是单一的,比如并非单纯批判那些毒鸟人。他反而是非常体贴的,非常慈悲的,看到他们的苦痛,作者是一个体察者。如果说传统自然文学当中‘我’是拯救者的形象,那么在《大湖消息》中则是一种共生的状态,这些人的不同种类、不同的善恶、不同的构成,其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中国特色的自然文学。”

作家徐则臣认为《大湖消息》是沈念与洞庭湖之间的“归去来”,“《大湖消息》里面有很多悲悯的东西,有很多体贴的东西,这个体贴、悲悯不是无原则的认同,而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对整个生态、对整个洞庭湖的历史,对这个地方的发展基础上,在整体意义上,对局部的、对个体人的体贴和悲悯。”

“我们每个人都想写宇宙,但是我们写不了,如果你真写,可能反而变得什么都不是。如果先在一个小切口作为样本,把它研究透以后会发现,这个小的样本就是整个世界。我认为沈念抓到非常好的一个点,跟大湖之间建立写作者跟他的文学根据地之间的关系。”徐则臣说。

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岳雯认为,《大湖消息》勾勒的是一幅人间生机图,“在茫茫的人间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人也好,动物也好,植物也好,他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的生机可能是突然之间遇到自己不可抗的命运,生命能量有时候可能突然之间降临,也有可能突然之间被剥夺。无论命运如何发生,沈念在每一篇的后面都给了一定的亮色,面对命运,包括植物、动物、人在内的这些生命如何在自然中重新抚慰修复自己,重新获得新的生命,这是自然循环的过程,这种种可能不仅是大湖消息,这也是人间的消息。”

沈念当日表示,“《大湖消息》出版后,有人问,这本书写了多久?从实际时间上说,三年前动了写洞庭湖湿地的念头后,中间耽搁了一段,多数篇章是到2021年上半年的时间里写完的,但从另一个层面说,是我二十多年真正有主体意识地在洞庭湖行走的体验的积累,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写了二十多年。”

“我在走访中,认识了不同季节和状态下的湖,也观察了解了湖区人的生活境遇、环境生态,延展了我对人的理解,对湖的理解、对生态的理解,也是在人身上看到比湖更广阔的时空、性灵,看到与湖有关的社会、文化、地理、经济现状与镜像。我和生活在湖区的人一样,都是从广袤的水流之中获取力量。我写那里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也写那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其实是在写一个有情有义、有悲有喜的人世间,是写下我对生活与自然的领悟,也是写下我所经历并拥有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沈念说。(完)


责任编辑:王珍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