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象文艺网
百象文艺网

文物有声 礼赞英雄|他们用生命保家卫国、捍卫和平正义

时间:2020-10-23 09:59:01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作者:孟丽媛 刘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70年前,为保和平、卫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10件饱经战火的文物,重温那段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周巍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的手稿

1950年10月,志愿军炮兵第1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与战友们跨过鸭绿江,第一批入朝参战。动员会上,他被战士们高涨的士气所感染,写下了这首出征诗。音乐家周巍峙看到后有感而发,仅半小时就将歌曲谱好,歌名最初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后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杨根思烈士墓碑

“人在阵地在”!1950年11月29日,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带领1个排坚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接连击退数倍于己的敌军8次进攻。当敌人再次涌上山顶,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8岁。

“白云山团”锦旗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第50军447团奉命在汉江南岸白云山地区阻击敌人。面对敌人在飞机、火炮、坦克支援下的疯狂进攻,全团指战员浴血奋战了整整11个昼夜,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志愿军第50军政治部、司令部授予第447团“白云山团”称号,参战部队中只有一个团级单位获此殊荣。

魏巍《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

“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地争夺。这儿的战士,嘴唇焦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熬红了,然而,他们用干焦的嘴唇吞一口干炒面,咽一口雪……”魏巍以战地通讯《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描述了天寒地冻、粮弹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志愿军以少数兵力顶住猛烈进攻,钳制敌人主要进攻集团,在汉江南岸顽强坚守防御作战23天的艰苦历程。

志愿军修坑道用的铁锤

被打成四瓣的铁锤,耙齿几乎被磨平的铁耙,磨损严重的铁锹和铁镐……志愿军战士们用这些“饱经沧桑”的工具,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长的整个战线,建成了纵深20-30公里、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阵地防御体系。

上甘岭阵地上的碎石粉末

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3000余架次飞机,投射190余万发炮弹、5000余枚炸弹……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密集的炮火将我方阵地的山头削低2米,高地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势,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涌现出了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等一大批战斗英雄,用热血锻造出“上甘岭精神”。

崔建功在上甘岭战役中使用的望远镜

这架望远镜是上甘岭战役的重要见证物,志愿军第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用其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在持续43天的激战中,志愿军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机动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先后打退敌人670余次进攻,歼敌2.5万余人,最终取得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典范。

张积慧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证

先后击落4架敌机!其中包括美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乔治·阿·戴维斯驾驶的飞机。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书写了令人赞叹的“空中传奇”。因战绩出色,张积慧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誉为“空中英雄”和“空中突击手”。图为1951年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为张积慧发放的飞行员证。

“爱国老人”宋传义使用的挖菜刀

宋传义是安东市(今丹东市)的一位普通农民。1951年,他积极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捐献飞机大炮”号召,每天辛勤地种地劳作,利用午休时间和老伴一起挖野菜,把攒下的钱都捐给前线,还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宋传义被敬称为“爱国老人”,他的事迹也鼓舞着人们团结一心支援前线。图为宋传义老人使用的挖菜刀。

停战协定签订当日的《志愿军》报

1951年1月,由彭德怀司令员亲笔题写报名的《志愿军》报诞生在战场上。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当日,《志愿军》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发布停战命令》的公告,将喜讯传向前线阵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曲《英雄赞歌》,唱不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无畏与英勇。在新时代,让我们一同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据抗美援朝纪念馆提供的图片、文字材料整理编发)


责任编辑王嘉超
标签博览    
0

文物有声 礼赞英雄|他们用生命保家卫国、捍卫和平正义

时间:2020-10-23 09:59:01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孟丽媛 刘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70年前,为保和平、卫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10件饱经战火的文物,重温那段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周巍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的手稿

1950年10月,志愿军炮兵第1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与战友们跨过鸭绿江,第一批入朝参战。动员会上,他被战士们高涨的士气所感染,写下了这首出征诗。音乐家周巍峙看到后有感而发,仅半小时就将歌曲谱好,歌名最初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后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杨根思烈士墓碑

“人在阵地在”!1950年11月29日,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带领1个排坚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接连击退数倍于己的敌军8次进攻。当敌人再次涌上山顶,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8岁。

“白云山团”锦旗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第50军447团奉命在汉江南岸白云山地区阻击敌人。面对敌人在飞机、火炮、坦克支援下的疯狂进攻,全团指战员浴血奋战了整整11个昼夜,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志愿军第50军政治部、司令部授予第447团“白云山团”称号,参战部队中只有一个团级单位获此殊荣。

魏巍《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

“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地争夺。这儿的战士,嘴唇焦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熬红了,然而,他们用干焦的嘴唇吞一口干炒面,咽一口雪……”魏巍以战地通讯《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描述了天寒地冻、粮弹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志愿军以少数兵力顶住猛烈进攻,钳制敌人主要进攻集团,在汉江南岸顽强坚守防御作战23天的艰苦历程。

志愿军修坑道用的铁锤

被打成四瓣的铁锤,耙齿几乎被磨平的铁耙,磨损严重的铁锹和铁镐……志愿军战士们用这些“饱经沧桑”的工具,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长的整个战线,建成了纵深20-30公里、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阵地防御体系。

上甘岭阵地上的碎石粉末

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3000余架次飞机,投射190余万发炮弹、5000余枚炸弹……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密集的炮火将我方阵地的山头削低2米,高地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势,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涌现出了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等一大批战斗英雄,用热血锻造出“上甘岭精神”。

崔建功在上甘岭战役中使用的望远镜

这架望远镜是上甘岭战役的重要见证物,志愿军第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用其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在持续43天的激战中,志愿军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机动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先后打退敌人670余次进攻,歼敌2.5万余人,最终取得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典范。

张积慧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证

先后击落4架敌机!其中包括美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乔治·阿·戴维斯驾驶的飞机。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书写了令人赞叹的“空中传奇”。因战绩出色,张积慧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誉为“空中英雄”和“空中突击手”。图为1951年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为张积慧发放的飞行员证。

“爱国老人”宋传义使用的挖菜刀

宋传义是安东市(今丹东市)的一位普通农民。1951年,他积极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捐献飞机大炮”号召,每天辛勤地种地劳作,利用午休时间和老伴一起挖野菜,把攒下的钱都捐给前线,还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宋传义被敬称为“爱国老人”,他的事迹也鼓舞着人们团结一心支援前线。图为宋传义老人使用的挖菜刀。

停战协定签订当日的《志愿军》报

1951年1月,由彭德怀司令员亲笔题写报名的《志愿军》报诞生在战场上。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当日,《志愿军》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发布停战命令》的公告,将喜讯传向前线阵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曲《英雄赞歌》,唱不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无畏与英勇。在新时代,让我们一同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据抗美援朝纪念馆提供的图片、文字材料整理编发)


责任编辑:王嘉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百象之家|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之家|
主办: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版权所有:北京百象文化艺术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百象文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京ICP备19058682号
京ICP备19058682号-1
版权所有:《百象文艺网》